北宋和西夏签订了《庆历和约》
夏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赐金涂银印,文曰“夏国主印”,名义上向宋称臣,奉正朔。
宋夏战争中,西夏掳掠的将校、士兵、民户不再归还,且从此以后,双方边境之民,逃往对方领土,都不能派兵追击。
宋夏战争中,西夏所占领的宋朝领土,栲栳、镰刀、南安、承平等地,和其他边境蕃汉居住区,全部从中间划界。
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此外,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两万两千两,绢两万三千匹,茶一万斤。
北宋和西夏签订了什么条约
北宋与西夏订立的“庆历和议。
宋仁宗即位之后,北宋与西夏之间更是接连爆发大规模战事。这些战事主要是由西夏方挑起的,当时的西夏皇帝李元昊野心勃勃,故而在1040年至1042年期间频繁对宋发兵。这一时期的战事也被称为“第一次宋夏战争”,前后持续了大约三年。
这场战争给宋夏双方都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为了及时止损,宋夏双方最终决定议和。早在1041年正月的时候元昊便曾遣人前来北宋,传达议和之意向。
但是当时负责接待的范仲淹却看出了西夏方并无议和的诚心,故而宋夏战争就又继续了下来。而待1042年的时候,西夏在与唃厮啰交战时失利,与此同时其国内还爆发了旱灾与鼠灾。
基于这些状况,西夏再一次向宋廷求和。而宋廷也同样疲于战事,故而在这一年十月下旬的时候正式委任庞籍前去招纳李元昊。
受到宋廷招降的李元昊之后开始以“宋帝之子”自称,宋廷也下令准许他前来开封觐见。
1043年七月西夏方派出的使者抵达开封,随后向宋廷提出了十一条议和要求,其中包括“求宋割土”、“求至开封贸易”以及“求岁赐”等。这些要求提出之后毫无疑问地受到了宋朝官员的强烈反对,故而议和事宜暂时还未得到落实。
而后,这年十二月,西夏因契丹的威胁而越发急于与宋议和,于是便又再次遣人前来宋朝。在这经由这次谈判之后,宋夏双方终是针对议和条件达成了初步共识。
进入1044年后,宋夏双方就初步达成的议和条件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商议。
待这一年九月,李元昊派出杨寿素正式向宋廷呈献誓表,而宋仁宗则于十月赐誓诏。至此,“庆历和议”正式达成
北宋和西夏签订了什么条约
1044年,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西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从此,北宋和西夏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关系,两国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