烀酱豆之前,要把挑好的黄豆用清水浸泡,使它胀开,这样豆子易烂。烀酱豆时要放上适量的水,烧开锅后用文火慢慢地煨。烀好的酱豆黄中透红,带有黏性。然后把烀好的酱豆做成一块块四方形的坨,俗称酱块子,用纸包好,密鸡实了,放到干燥处发酵。这就万事俱备,只待下酱了。
到了阴历4月18日下酱的日子,究竟为什么在这一天下酱,谁也说不清楚,约定俗成吧!各家取下酱块子,用清水洗净发酵后生成的绿毛,掰碎放到缸里。用盐很关键,要严格掌握比例,豆和盐的比例是2:1。放多了苦咸,不好吃放少了酸了,没法吃。放水也要掌握火候,使大酱发酵后浓度相宜,稀了、稠了都算不上好大酱。每天早晚都得打酱缸,用一个木制的酱杵子,底部有一块四方形木板,每次都要打几百下,目的是把酱豆逐渐搅碎和促进发酵。大约一个月的光景大酱发酵了,就能吃了,俗称“过月”。
烀酱豆的方法
材料黄豆、曲子(一种用来发酵的菌)、盐、水。
先把黄豆用锅煮熟,然后用搅肉机搅碎,也不是特别的碎其中还有好多半颗的豆瓣,参入曲子。(我妈做的是用了十斤黄豆放了两小把曲子)
墩成二个立方体,放到阳光下面晒,要把每个面都晒干成一层壳,其实中间还是软的当六个面都晒好了,用纸包上放一段时间(里面基本上也是干的了)。
到下酱的日子,以前有特定的日子,现在你想什么时候都可以,把晒好的酱块弄成小块,你会看到有好多毛,就是长毛了,放到坛子里后放水放盐(尝一下)。用细纱布盖上放在阳光下(这样酱才会发酵)。
最后就还需要每天用酱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订了一块板)每天捣(一定要),把沫子盛出来丢掉,每天弄酱会变的很细。
等酱发了就可以吃了。
烀酱豆的方法
1/7 分步阅读
将黄豆炒熟,用凉水把炒好的黄豆泡起来,晒干。
2/7
黄豆撒面粉装入纸箱。
3/7
等待黄豆发霉。
4/7
洗发霉的黄豆。
5/7
向锅里加入配料,制作酱油。
6/7
将黄豆和酱油倒入罐子。
7/7
这样罐子里的烀酱豆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