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中有三座岛:
1、小瀛洲。这是西湖三岛当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岛屿。如果从高空俯瞰,它就是一个大大的“田”字造型,从而形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有趣景象。
叫它为小瀛洲,是借用了中国传说当中的“瀛洲、方丈、蓬莱”这三座海外仙岛的名字,象征了这座小岛的风景优美,犹如仙境。但因为面积不大,所以就取名叫小瀛洲,这也是园林冠名中的一种手法。就比如在扬州的瘦西湖当中,就有一座小金山,正是借用了镇江金山的名号。
不过,这座岛屿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那就是“三潭印月岛”,而“三潭印月”这个名字,正是源自南宋的西湖十景之一。
所谓三潭,指的是在小瀛洲的西南向水域中,竖立有三座葫芦状的石刻。因为在每个石刻身上,都开凿有五个中空的圆孔。每当中秋之夜,人们就会在孔内放置发光体,再用透明的薄纸蒙住洞口,以防止被风吹灭。
于是在夜色中,那一个个圆孔,就像是一个个小月亮,再加上这15个圆孔的倒影,以及天上真月亮和它的倒影,这里就是月亮的世界。因此就被冠以“三潭印月”这一名字,很是生动。
在新版的一元钱纸币背后,极具杭州地标特色的“三潭印月”石刻,连同断桥和保俶塔一起,就被刻印在了上面。
2、湖心亭。根据相关记载,这是最早出现在西湖当中的一座小岛,被誉为是“蓬莱仙岛”。在面积上,它比小瀛洲小,却比另一座阮公墩要大。但在地理位置上,它却是三岛在西湖中,位处最为中心的岛屿。
叫“湖心亭岛”,是因为岛上正是有一座亭子,因为地处西湖的核心部分,自然就被叫成了湖心亭。也许是西湖实在太出名,亭子又位于西湖的中心,自然也就带起了它的名声。今天的湖心亭,还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呢。
岛上还有一块知名度很高的石碑,碑上就刻写了“虫二”两个字。据称这是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杭州游玩时留下的谜语,意思是让下面的大臣猜一猜,可以打一个怎么样的“用来形容西湖美景”的词语。谜底是“风月无边”,这是因为繁体字“風”的里面,是一个虫字而“月”字的里面,那就是二。
3、阮公墩。它自然就代表了传说中的第三座仙岛---方丈。这也是三岛当中,唯一的一个以建造者姓氏来命名的岛屿。在清嘉庆年间,即公元1800年,时任浙江巡抚的阮元,主持并再次疏浚了西湖。他借用前人疏湖的经验,组织人员将挖出的淤泥,在西湖中堆成了一座小岛。后人为示纪念,而将它取名叫阮公墩。
阮公墩也是三岛当中,最后成型的岛屿。从此以后,西湖的湖面当中,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湖中三岛和苏白双堤”这样的人造湖堤和小岛。只是近年来,阮公墩在不断沉降,所以现在已不允许游客登到阮公墩上面去游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