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生僻字。
“桤”,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qī,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桤”的基本含义为桤木,落叶乔木,叶长倒卵形,果穗椭圆形,下垂,木质较软,嫩叶可作茶的代用品。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桤
笔画顺序 横、竖、撇、点、竖、竖弯 、竖、横折、横、竖弯钩
繁体 榿
释义 
落叶乔木,叶长倒卵形,果穗椭圆形,下垂,木质较软,嫩叶可作茶的代用品
笔画数 
10笔
仓颉码 
dusu
四角号码 
42917
同音字 
七
妻
偏旁部首 
木
拼音 
qī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smnn
郑码 
flyy
注音 
ㄑㄧ
字码 
基本区 U+6864
字级 
二级字
笔顺号码 
1234252515
部首笔画 
4笔
部外笔画 
6笔
详细释义
拼音
qī
名词
桤树
longpeduncled alder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桤”字头,请参考“榿”字。)
【韵会】丘其切,音。木名。【益部方物记】民家树桤,不三年,材可倍常,疾种移取,里人以爲利。【杜甫·觅桤木栽诗】饱闻桤树三年大,爲致溪边十亩隂。【王安石·桤木诗】濯锦江边木有桤,野园封植伫华滋。地偏幸免桓魋伐,岁晚还同庾信移。
又【正字通】苦骇切,音楷。
又【齐东野语】桤字,五来切,音獃。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