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luàn,出现比甲骨文稍晚的金文中,没有甲骨文乱字。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乱”的基本含义为没有秩序,如乱套、紊乱引申含义为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如乱世、政乱。
乱甲骨文
乱
亂 luàn
〈动〉
(1)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2) 同本义 [put silk in order]
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
(3) 治理 [administer]
予有乱臣十人。——《论语》
(4) 又如:乱政(治理政务干扰、败坏政治)
(5) 扰乱打乱使乱 [disturb trouble]
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沽名乱政。——清· 张廷玉《明史》
与江水乱。——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6) 又如:乱行(打乱了的行列)乱目(扰乱视觉)乱神(扰乱心神)
(7) 淫乱,玩弄 [be sexually promiscuous with dally with]
始乱之,终弃之。——元稹《会真记》
(8) 又如:乱失(淫乱放荡)
(9) 败坏破坏 [ruincorruptundermine]
坏法乱纪。——《礼记·礼运》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
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10) 又如:乱家(伦常败坏的家庭)乱俗(败坏风俗)乱纪(败坏法纪)
(11) 违反 [violate]。如:乱嗣(违反宗法社会谪长继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