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命之年、蓬头历齿、头童齿豁、徐娘半老、容光焕发
一、知命之年 [ zhī mìng zhī nián ]
【解释】: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译文】: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二、蓬头历齿 [ péng tóu lì chǐ ]
【解释】:头发蓬乱,牙齿稀疏。形容人衰老的容貌。
【出自】: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脣历齿。”
【译文】:他的妻子头发蓬乱,牙齿稀疏。
三、头童齿豁 [ tóu tóng chǐ huò ]
【解释】: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豁:缺口。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译文】:头秃了,牙齿缺,一直到死,有什么好处。
四、徐娘半老 [ xú niáng bàn lǎo ]
【解释】: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出自】:唐.李延寿《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译文】:徐娘虽然老,尚有风韵。
五、容光焕发 [ róng guāng huàn fā ]
【解释】: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出自】:方纪《歌声和笛音》:“我望着他那年青的,容光焕发,毫无倦色的脸,不知怎么,竟想伸手去抚摸他的孩子般的蓬松的头发。”
形容一个人五十岁了的成语
知命之年。
拼音:zhī mìng zhī nián
解释:意思是指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年龄。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示例:唐·白行简《李娃传》:“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
典故: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经历知命之年以致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