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产品的核心特质。最小可行性产品往往只具备产品最基本的特质。它可以给用户提供服务,但能且只能提供核心服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里我们就必须要说一说最小可行性产品存在的必要性了。人类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有时候也是极不靠谱的。
当你的客户或者你的设计师向你抛出一个奇葩功能需求,而无奈你又无法说服他们的时候,你需要一个最小可行性产品。开发者一般会将一个只具有核心功能的产品——最小可行性产品提供给一部分的用户,然后观察收集用户的反馈,从而了解产品愿景是否实际,进而避免更大的潜在风险。
2、不拘泥于形式。最小可行性产品没有形式上的限制。它可能是一个原型、一个博客、一个统计表,甚至是一个微信群。往大了说,想当年Zappos的创始人Nick Swinmurn就是根据自己网站上收集的结果,推测出市场需求,从而下定决心建立了如此成功的产品。
往小了说,最近流行的某款健身指导类App就是通过一个微信群,来组织了第一批用户,并向他们推广自己的健身方案。在用户反馈良好的情况下,这个团队立即开始动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发了这款App,并且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