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国家公布汉语拼音方案时,选用了模拟公鸡叫声的“喔”对其注音,课本自然也沿用了这一标注。可以说,初版的汉语拼音方案,是“o”误读的源头所在。
但是逐渐有专家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喔”对“o”的标注是不恰当的,于是近几年的权威工具书不再使用“喔”字,而采用了“噢、哦”等字为其注音。
“o”属于韵母里的单韵母,单韵母发音时,口型是不能变的,如果读“wo”读的就是一个音节,而不是单韵母,而且口型也会发生细微的运动。
原创 | 2022-11-24 16:38:56 |浏览:1.6万
1958年国家公布汉语拼音方案时,选用了模拟公鸡叫声的“喔”对其注音,课本自然也沿用了这一标注。可以说,初版的汉语拼音方案,是“o”误读的源头所在。
但是逐渐有专家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喔”对“o”的标注是不恰当的,于是近几年的权威工具书不再使用“喔”字,而采用了“噢、哦”等字为其注音。
“o”属于韵母里的单韵母,单韵母发音时,口型是不能变的,如果读“wo”读的就是一个音节,而不是单韵母,而且口型也会发生细微的运动。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