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更事[shào bù gēng shì]
少不更事,汉语成语,拼音是shào bù gēng shì,意思是指经验不多。出自《隋书·李雄传》。少:年轻更:经历。
成语出处
《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 [1]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1]
【示例】
母谓汝夫妇~。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
形容年轻莽撞的成语
不管不顾、鲁莽灭裂、不敢造次、鲁莽灭裂、感情用事
1、
不管不顾
【拼音】: bù guǎn bù gù
【解释】: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
【出处】: 梁晓声《泯灭》三(2):“她为什么将她那么痴情那么热烈那么不管不顾的爱给予这个孤傲而冷酷的翟子卿啊!……”
【举例造句】: 尽管有外人在,他还是不管不顾的撞进来了。
2、
鲁莽灭裂
【拼音】: lǔ mǎng miè liè
【解释】: 鲁莽:粗鲁莽撞灭裂:轻率。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出处】: 《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举例造句】: 惟时文之义理格律乃能入细,凡文之不从时文出者,尽鲁莽灭裂耳。
3、
不敢造次
【拼音】: bù gǎn zào cì
【解释】: 造次:仓促、莽撞。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地从事。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举例造句】: 原来上月贾芸进来种树之时,便拣了一块罗帕,知是这园内的人失落的,但不知是那一个人的,故不敢造次。
4、
鲁莽灭裂
【拼音】: lǔ mǎng miè liè
【解释】: 鲁莽:粗鲁莽撞灭裂:轻率。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出处】: 《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举例造句】: 惟时文之义理格律乃能入细,凡文之不从时文出者,尽鲁莽灭裂耳。
5、
感情用事
【拼音】: gǎn qíng yòng shì
【解释】: 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
【出处】: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汪精卫是个毫无骨气的人,感情用事,意志不坚,时冷时热。”
【举例造句】: 我诚恳地希望,在选人的问题上,要注意社会公论,不能感情用事。
形容年轻莽撞的成语
【不敢造次】:造次:仓促、莽撞。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地从事。
【不管不顾】: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
【不识进退】:识:懂得,知道进退:比喻轻重高低。形容说话做事轻率莽撞,没有分寸。
【触石决木】:比喻莽撞蛮干。
【二百五】: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二杆子】:指人的脾气莽撞、火爆。
【鲁莽灭裂】:鲁莽:粗鲁莽撞灭裂:轻率。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莽莽广广】:莽:粗率、莽撞。做事鲁莽。
【一句撞倒墙】:一句话可以把墙壁撞倒。比喻言语生硬、莽撞。
【一语撞倒墙】:一句话可以把墙壁撞倒。比喻言语生硬、莽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