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ú shān dà yù hǎi
海,普通话读音为hǎi。最早见于西周金文。“海”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天池也。以纳百川者”。“海”字的基本含义大海、海洋,如:近海、沿海引申含义为大湖或大池,如:洱海、里海。
在现代汉语中,“海”字也用作形容词,含义为很多的,如: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渎山大玉海读音
dushanda玉yuhai
渎[dú]
〈名〉
1、 (形声。从水,卖声。本义:水沟,水渠)
2、 同本义。又特指邑中的沟
渎,沟也。一曰邑中沟。——《说文》
3、 大川
江淮河济为四渎。——《尔雅》
再三渎。——《易·蒙》
又如:四渎(长江、黄河、淮水、济水)
〈动〉
1、 轻慢不敬
渎货无厌。——《左传·昭公十三年》
不亦渎姓矣乎。——《国语·周语》
2、 “渎”又假借为“黩”。贪污 。
如:渎货(贪污财物)
〈形〉
1、 烦琐 。
如:渎请(一再恳请)
2、 另见 dòu
渎[dòu]
〈名〉
1、 通“窦”。本义:洞穴
[郑伯有] 晨, 自 墓门之渎入。——《左传》。 杜预注:“ 墓门, 郑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