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料
洗净泡好的 粽叶 40-50片
足够的棉绳
粄皮材料:
糯米粉 400 克,粘米粉 100 克,水 300 -320 克/毫升,糖 2 大勺/25 克
馅料:
萝卜签/萝卜丝干 100 克
绞肉 100 克
香菇 (泡开切丁) 50 克
虾米 (泡开切碎) 15 克
红葱头片 2 大勺的红葱酥或 1/3 杯
白胡椒粉 1.5-2 小勺
白糖 1.5-2 小勺 或适量
酱油 2-3 大勺或适量
蚝油 2 小勺
做法步骤
1、把萝卜签/萝卜丝干泡水后滴干水份备用。
2、锅里热上2-3大勺的油,把红葱片爆香,或加入葱酥。
3、加入绞肉炒散,加入切碎的虾米,炒香。
4、加入切丁的香菇
5、加入所有调味料拌匀继续炒香,盛起冷却备用。煸炒2-3分钟后加入萝卜签煸炒5-6分钟.
6、把糯米粉和粘米粉混匀加水和糖稍微和一下。取两小团粉团压扁
7、煮滚一锅水,把这两团粉团入锅煮,客家话里这叫粿婆或粿粹, 当面团漂起来时,就是熟了。
8、把煮好的粿婆加到刚刚剩下的粉团里揉匀,粉团应该是软硬适中的。加了粿婆做出来的粄皮会很Q很好吃哦
9、手掌上抹点油,取一小团粉团(大约50克),压扁
10、盛入1.5大勺的馅料,捏起成团。
11、重复相同步骤制作20-25只菜粿。
12、 选两片差不多一样大小的粽叶,比较平滑的那一面抹上一层薄薄的油,把粽叶较细的那端向内相对,叠起。然后在粽叶1/3处,折起成筒状。 取一只菜粿放到入折起的粽叶里
13、左手把粽子的左右两端握实,右手把粽叶盖上,顺着粽子的形状折好,就可以用棉绳绑起来了。重复相同的步骤把粿粽都裹好。
14、裹好的粄粽上蒸锅蒸12-15分钟
15、稍微冷却即可食用。
陆河粽粄的做法
现在先介绍一下陆河粽粄的一般做法:“在端午临近前一个星期左右,主妇们会上山去砍一大把”布惊树”树枝,然后在用几天时间将其晒成八、九成干后,把其烧成“地灰”(草木灰),再把这些布惊灰收集起来,用布滤成干净的黄橙状布惊灰水,用桶储着以候用。
接着,在端午前一两天,就要开始“炊粽粄”了。先是用糯米粉加上早前的布惊灰水,把其和成很稀的粄浆,然后再将粄浆放到一个平底钵里“炊”上两三个钟,就成为好吃的“粽粄”了。在和粄粉的时候,把握加布惊灰水的量这一步骤很重关键。布惊灰水加得少了,会没什么味道,吃之如嚼蜡。但若布惊灰水加得过多了,“炊”成的粽粄则又会“苦督”而不好吃。总之,这个量一定要恰到好处才行,而这正是到了考查主妇“炊”粄水平高下的时候了。一般会“炊粄”的主妇,总是会凭着多年的经验,比计量单位还精确地加入适当的布惊灰水
陆河粽粄的做法
材料
糯米,粽叶,枣,猪肉,淀粉,糖,酒,盐,酱油
做法
1、先把粽叶之前就煮好洗净,泡上.猪肉切成小丁,加入淀粉,酱油,盐,糖和白酒腌制几个小时入味。
2、糯米洗净泡上一天。粽叶对折成漏斗型,加入米和肉包上系紧,防止煮的时候露馅。
3、还可以包枣和花生的,包法同样。
4、都包好后放到大锅里加水末过粽子,小火煮二个小时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