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化地台上,由水平地壳运动占主导所形成的波状构造起伏中相对下陷的短带状盆地。一般与短带状隆起(称为“地穹”)相间出现,组成地洼区。
地洼学说又称地洼构造学说,也称活化构造学说,由陈国达提出。初以阐明大陆地壳演化过程中继地槽区-地台区之后形成的第三构造单元这样的简单理论出现,其后形成从洋壳到陆壳、包括岩石圈的演化和运动及其规律和力源机制在内的、具有全球性的一个新型综合大地构造及成矿学理论体系。
原创 | 2022-11-24 11:51:01 |浏览:1.6万
在活化地台上,由水平地壳运动占主导所形成的波状构造起伏中相对下陷的短带状盆地。一般与短带状隆起(称为“地穹”)相间出现,组成地洼区。
地洼学说又称地洼构造学说,也称活化构造学说,由陈国达提出。初以阐明大陆地壳演化过程中继地槽区-地台区之后形成的第三构造单元这样的简单理论出现,其后形成从洋壳到陆壳、包括岩石圈的演化和运动及其规律和力源机制在内的、具有全球性的一个新型综合大地构造及成矿学理论体系。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