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恒右边:桓(读作:huán)
桓:读作huán,指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
有关词语:
檀桓 [ tán huán ]1.中药名。黄蘖的根。 2.古地名。
郁郁桓桓 [ yù yù huán huán ]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洀桓 [ pán huán ]盘桓。逗留,徘徊。
般桓 [ bān huán ]同“盘桓”。徘徊,逗留。
木恒右边读什么桓
木恒右边读“桓”字。
“桓”,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huán,最早见于说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桓”的基本含义为古代立在城郭、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如桓表引申含义为大,如桓治。
在日常使用中,“桓”也常做姓氏。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桓
平水韵 上平十四寒
释义 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大威武的样子姓
部首笔画 4笔
仓颉码 dmam
郑码 fbk
四角号码 41916
字级 二级字
组词 桓文,桓友
字码 基本区 U+6853
拼音 huán
笔顺号码 1234125111
部外笔画 6笔
注音 ㄏㄨㄢˊ
同音字 环,嬛
偏旁部首 木
笔画顺序 横、竖、撇、点、横、竖、横折、横、横、横
笔画数 10笔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sgjg
木恒右边读什么桓
桓[ huán ] ,部首: 木,笔画: 10
基本解释:姓。
详细解释:
〈名〉①(形声。从木,亘(xuān)声。本义:表柱。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
②同本义,后也泛指寺、墓、桥梁等用作表识或其他用途的柱子桓,亭邮表也。
③木名。即无患木 。叶似柳,皮黄白色
④水名。即今白龙江 。发源于甘肃省西倾山
⑤山名 。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如:桓山之泣(谓家人离散的悲痛)桓山鸟(喻离别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