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吻鲴。

      因力勺鱼的学名是:圆吻鲴,为鲤科、圆吻鲴属的动物鱼体为长形,侧扁,腹部圆,肛门前方无腹棱头小,吻突出头长为吻长1倍,为眼径4倍口下位,横裂,下颌有很发达的角质缘鳃耙短且扁薄,排列很紧密咽齿主行侧扁,末端尖,外侧一行短小鳞小背鳍起点约在体中,与腹鳍起点相对,硬刺粗壮而光滑尾鳍深叉形。

力勺鱼学名是什么

学名圆吻鲴。金华人叫力勺。衢州人叫麦鱼,有的说在麦子黄的时候这种鱼最会吃钩容易钓到。我理解的是麦子黄的时候,圆吻鲴到浅滩觅食交配产卵,容易抓到吧。金华人叫力勺,也有写成力骚的,我老家讲,一个男人力气很大,说他是骚鲴(哈哈),足可见这种鱼的力气是多么的大,三两的圆吻鲴,中钩的时候,你会觉得宛如在钓3斤的鲤鱼一般。很多人喜欢钓这鱼,就是喜欢感觉它的力道。

水库造起来的时候,很多鱼就不能生存了,譬如草鱼没有激流,就不能产卵。据说有的鱼卵要在流水上面流动孵化,没有50公里开外有一定流速水流,卵就会沉入水底死掉。麦鱼的卵是半粘性的,只需要产在枯枝树叶上,50个小时就孵化好了,由于能够就地繁殖,衢州的九龙湖,乌溪江里多麦鱼。

麦鱼的身段修长,这样的体型决定了这种鱼是快速鱼类,不管缓流还是激流,麦鱼快速游动起来跟玩似的。有人说麦鱼比较傻,不怕人,经常在洗衣服的码头活动,看到人也不怕,其实我以为,不是麦鱼傻,而是人家艺高鱼大胆,即便在你跟前,你也逮不到的。

麦鱼的口很有特点,通俗讲,是个“地包天”,裂成一条缝,有的地方干脆叫这鱼叫“小嘴”。这种嘴是为了吃水底岩石上的青苔演化的,教科书上说是铲食,我理解是“吸摘”,就是先将附着在岩石的藻类吸到嘴里,然后翻动身体,扭断。宛如人捏住菜然后扭动手指摘下。我这么说的理由是,有时经常在水边看到麦鱼翻动身体,在水里闪白光,那是它在觅食哪。

麦鱼的吻部是个圆球,学名由此而来。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