铷和铯是由德国化学家本生和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发现的。
1851年,本生结识了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此后二人长期合作研究光谱学,并发明了光 谱分析法。
1859年,本生和基尔霍夫开始共同探索通过辨别焰色进行化学分析方法,他们决定制造一 架能辨别光的仪器。
  于是,他们把一架直筒望远镜与三棱镜连在一起,设法让光线通过狭缝进 入三棱镜分光,这就是第一台光谱分析仪。
“光谱仪”安装好后,他们就开始系统地分析各种物质。本生在接物镜上边灼烧各种化学 物质,基尔霍夫在接目镜上边进行观察、鉴别和记录。
他们发现用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鉴别出 各种物质的成分。  
本生认为通过分析吸收光谱能够测定天体物质和地球上的物质的化学组成,还可以用来发 现地壳中含量非常少的新元素。I860年,本生和基尔霍夫取来了狄克汤姆的矿泉水,将它浓缩 后,再除去其中的钙、锶、镁、锂,将制成的母液用来进行光谱分析。
当他们将一滴试液滴在本生 灯的火焰上,除了在分光镜中看到了钠、钾、锂的光谱线之外,还能看到两条显著的蓝线,他们为 此进行查对,发现在当时已知的元素中,没有一种元素能在光谱的这一部分显现出这两条蓝线, 因此他们确定试液中含有一种新元素,它属于碱金属。
  他们把它命名为铯(Cs),即指它的光谱 像天空的蓝色。
1861年,本生和基尔霍夫将处理云母矿所得的溶液,加入了少量氯化铂,发现有大量沉淀 物产生。在分光镜上鉴定这种沉淀物时,只看见了钾的光谱线。
后来,他们用沸水洗涤这种沉 淀,每洗一次,就用分光镜检验一遍。他们发现,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从分光镜中观察到的钾 的光谱线逐渐变弱,最后终于消失,同时又出现了另外两条深紫色的光谱线,它们逐渐加深,最 后变得格外鲜明。
  它们不属于任何已知元素,新元素被命名为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