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是艾青写作的一首诗歌 。这首诗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可以让读者边读边思考以帐篷为家的“我们”指的是谁,这些人身上有怎样的品质,从而体会到地质队员、建筑工人们与边疆建设者一样,具有服从需要、建设祖国的奉献精神。
原文
哪儿需要我们
就在哪儿住下
一个个帐篷
是我们流动的家
荒原最早的住户
野地最早的人家
我们到了那儿
就激起了喧哗
探索大地的秘密
要把宝藏开发
架大桥,修铁路
盖起高楼大厦
任凭风吹雨打
我们爱自己的家
它是这样的敏锐
反映祖国的变化
换一次工地
就搬一次家
带走的是荒凉
留下的是繁华。
帐篷原文及译文
《帐篷》:
“哪儿需要我们
就在哪儿住下
一个个帐篷
是我们活动的家……
换一个 工地
就搬一次家
带走的是荒凉
留下的是繁华。”
这是一首高度赞颂工人的诗歌,特别是建筑工人,生动地描画了他们的勤劳和付出,只要那里有需要那里就有他们,而他们留下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
帐篷”也是家,它是光荣的家,使人自豪的家。那么这个“家”是谁的家呢?在哪儿呢?又是什么样的...(诗人艾青)是满含对祖国建设者们吃苦为乐创业精神的赞美之情写这首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