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与枯区别:字形不同,拼音不同,含义不同。“涸”,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hé,最早见于说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涸”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渴也。从水固声。读若狐貈之貈。,涸亦从水卤舟。下各切”。“涸”的基本含义为水干,如干涸、涸泽。
字源演变
“涸”,最初见于说文时代。从水(篆书形体像流水),从固(坚硬、固态),合起来表示失去水分,东西会变得坚硬、呈固态。本义是水干枯。最终演变为楷书简体化的“涸”字。
涸与枯的区别
一:音意不同:
【涸】这个字的读音是(hé)念第二声。
基本释义:积水无存。
【枯】这个字的读音是(kū)念第一声。
基本释义:1.(植物等)失去水分。  2.肌肉干瘪。 3.没有生趣枯燥。 
二:指物不同
1、涸:干涸指物为河流、池塘等干枯无水。
2、枯:干枯指物为草木衰亡,失去水分。
三:指人不同
1、涸:干涸指人为人的精神枯竭、贫乏。
2、枯:干枯指人为人的皮肤干燥且皱缩人的身体干瘪、瘦瘠。
四:引用不同
1、干涸:引用:近代沈从文 《新湘行记》:“我站在干涸的石滩间,远望来处一切。”
2、干枯:引用:近代朱光潜《谈文学·文学与人生》:“一个对于文艺有修养的人决不感觉到世界的干枯或人生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