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茶叶品种,茶叶品质,冲泡的茶水放置久了,茶汤表面会泛“油”。其实,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又叫单宁或鞣酸,被氧化时颜色会逐渐变深,并与铁离子结合,形成漂浮在茶汤表面的物质,就跟水果放久了颜色变深一个道理。所以这层“油”对人体并无伤害。
刚泡茶水泛“油”
1.与水质有关
水为茶之母,还是先检查一下水质是否过关吧,如果水的硬度大,水中的镁离子、钙离子会与茶中的鞣酸结合,漂浮在茶汤表面,看起来就像“油”。
2.与茶具有关
刚买回来的茶具,为了保持茶具的光洁美观,往往会在表面涂上一层油,如果不清洗干净就拿来泡茶的话,茶汤表面就会泛起“油”光。
3.茶叶内含物质
泡茶的时候,茶汤表面会泛起如烟似雾的油花,看起来很是好看,其实,这叫“茶氲”,是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的表现,当茶叶中的胡萝卜素、脂肪酸和芳香类物质浸出后,浮在茶汤表面,形成了像薄雾一样的气体,看起来就像油花。
茶叶里有油是怎么回事
这是正常的。
因为茶叶中含有类脂类物质包括脂肪、磷脂、甘油脂、糖酯和硫酯等,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8%左右。一般泡茶什么的都会有油的,那是茶油,可以喝的。
茶水表面浮着一层似油的东西是茶釉,因为茶叶中含有咖非、茶碱和可可等成分,茶叶中的mgc、可可充分分解而浮在上面。如果是隔夜的茶水出现油就更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