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院流程为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科举考试的名次(即最终殿试的名次)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前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清朝时一般为40或50人),赐进士出身,第六名称为二甲第三名,同样称为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清朝时一般为100-300人),赐同进士出身。这里的“同”实际上表示的却是“不同”,目的当然是为了给落第贡士(非举人,举人是乡试合格者,只有经过会试合格,才能进行殿试)一点心理安慰,省得他们一时想不开了上街游行,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原创 | 2022-11-23 20:57:11 |浏览:1.6万
古代科举考试院流程为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科举考试的名次(即最终殿试的名次)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前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清朝时一般为40或50人),赐进士出身,第六名称为二甲第三名,同样称为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清朝时一般为100-300人),赐同进士出身。这里的“同”实际上表示的却是“不同”,目的当然是为了给落第贡士(非举人,举人是乡试合格者,只有经过会试合格,才能进行殿试)一点心理安慰,省得他们一时想不开了上街游行,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