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蛰伏 [拼音]:zhé fú [释义]:蛰伏乡间:动物冬眠。蛰伏本意指动物冬眠,潜伏洞穴,藏起来不吃不动。也比喻人或者事物、事件隐藏不露面,比如蛰伏乡间。人的蛰伏期表面上是一种煎熬和折磨,会遭到世人的看轻,但实际上是打扎实基础和继续力量的时期。
2、不伏烧埋
3、不甘雌伏
4、此伏彼起
5、此起彼伏
6、发奸擿伏
7、伏低做小
8、伏地圣人
9、伏而咶天
10、狐凭鼠伏
11、祸福倚伏
12、祸兮福所倚
包含蛰伏的成语
久蛰思启
成语释义:蛰:原指虫冬眠,引申为长时间的休息。指经过长时间的休息又想出来活动。
阳和启蛰
成语释义:启蛰:过冬的虫豸开始活动。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都活动了。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鲋蛰之穴
成语释义:《易·井》:“井谷射鮒。” 孔颖达 疏:“ 子夏 传曰:井下虾蟆呼为鮒鱼也。”井底为井蛙蛰伏的窟穴,故用以代称井。 唐 黄滔 《景阳井赋》:“盖悲鮒蛰之穴,不是龙潜之地。”
龙蛰蠖屈
成语释义:比喻隐居不仕。
蛰居简出
成语释义:比喻人隐藏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