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áng shān
穰[ráng]
穰,汉语二级字,[3]读音ráng、rǎng。形声,从禾,从襄(xiāng),襄亦声。“禾”指“谷物”,“襄”意为“包裹”、“包容”。“禾”与“襄”联合起来表示“带有‘身孕’的谷物”、“成熟待收的谷物”。本义:成熟的庄稼。转义:庄稼秸秆。
相关典故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诗经·烈祖
降福穰穰,降福简简——《诗·周颂·执竞》
晋旱,来请粟。丕豹说缪公勿与,因其饥而伐之。缪公问公孙支,支曰:“饥穰更事耳,不可不与。”——《秦本纪》
穰山读音
ráng shān
“穰”的基本含义为稻、麦等的秆,如穰草、穰子引申含义为庄稼丰熟,如穰穰。
在日常使用中,“穰”也常做形容词,表示盛多众多,如穰浩。
“山”的基本含义为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如土山、山峦引申含义为形状像山的,如山墙姓。
在日常使用中,“山”常做形容词,表示大声,如山响、山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