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刳”,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kū,最早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刳”的基本含义为从中间破开再挖空,如刳木为舟、刳心引申含义为遭受残害。
在日常使用中,“刳”也常做动词,表示洗除,消除。
字源演变:“刳”,初见于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从刀(刂),篆书形体像一把刀,表示用刀挖。
从夸,夸有空洞不实意,表示刳是剖开物体使其中空。本义是剖开、挖空。
夸加立刀旁读什么
夸加立刀旁读“刳”字。
刳kū
〈动〉
(1)(形声。从刀,夸声。本义:剖,剖开)
(2)同本义 [cut open]
(3)又如:刳割(剖割)刳木(剖凿大木,使其中空)刳肝(剖挖肝脏)刳胎(剖割孕妇胎儿)
(4)挖,挖空 [hollow out]
(5)又如:刳心(挖出心脏)刳腔(挖空的腹腔)
(6)杀,割 [kill]
(7)又如:刳羊(古时外交结盟时杀羊宣誓)刳割(切割)
(8)洗除,消除 [eliminate]
(9)遭受残害 [cruelly inj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