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燃烧和爆炸性质分为五类:
1、甲类为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很大,如炸药、强氧化剂、闪点(闭杯法)小于28℃的液体、在空气中引起爆炸的气体含量下限小于10%的气体。
2、乙类为易燃品,火灾危险性较大,如氧化剂、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而自燃的物品、闪点(闭杯法)在28~60℃的液体、爆炸下限大于10%的可燃气体。
3、丙类为有机可燃物,有一定火灾危险性,如竹、木、纸、闪点(闭杯法)大于60℃的可燃液体。
4、丁类为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难燃物。
5、戊类为无火灾危险性的不燃物。用于建筑防火设计时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和消防措施。
化学实验室消防危险等级划分
①一级生物安全水平(BSL-1)实验室:属基础实验室,常为基础教学、研究实验室,处理危险度1级微生物。
②二级生物安全水平(BSL-2)实验室:属基础实验室,常为诊断、研究实验室,处理危险度2级微生物。
③三级生物安全水平(BSL-3)实验室:属防护实验室,为特殊的诊断、研究实验室,处理危险度3级微生物。
④四级生物安全水平(BSL4)实验室:属最高防护实验室,供危险病原体研究,处理危险度4级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