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是一个文字游戏而已,历史上没有此事。据说苏小妹前额比较突出,而苏轼呢脸比较长。有一天,苏轼写了两句诗,香躯未离闺阁内,额角已到画堂前,借此取笑小妹额头突出。
苏小妹也写了两句诗: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嘴边,借此取笑苏轼脸长。
苏轼与苏小妹的互相讽刺诗
苏小妹和苏轼互嘲的诗:“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这首诗是苏小妹所作,前两句是嘲笑苏东坡额头扁平,意思是:如果要在哥哥的额头间赶路,一定是地面平坦,要走三千里。遥望眉毛的距离,比云汉还要远。后两句是说哥哥脸长,如去年流下了一滴泪,今年还没有到腮边。
苏东坡曾经嘲笑苏小妹额头突出并且面颊凹陷,于是作了一首诗: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看到此诗,十分难为情,但是不甘示弱,当即又作了一首诗嘲讽回去:
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杳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首诗是说自己的哥哥苏东坡胡子蓬乱、不修边幅。不过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滋滋地作了上述的诗。
苏轼与苏小妹的互相讽刺诗
出自《醒世恒言》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原来苏东坡学士常与小妹互相嘲戏,东坡是一嘴胡子,小妹嘲云: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小妹额颅凸起,东坡答嘲云: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小妹又嘲东坡下颏之长云: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东坡因小妹双眼微抠,复答云: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