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如下:

  1、郤正是个史官、文学家,对司马昭构不成威胁。

  郤正早年的时候父亲战死,母亲改嫁,孤苦无依,但安于贫困,广泛地阅读古代典籍,善于写作文章,秘书令,公元263年刘禅投降,郤正为之撰写投降书。郤正不重名利,又醉心于文学。陈寿《三国志》赞扬他“文辞灿烂,有张、蔡之风,加其行止,君子有取焉。”

  2、郤正是个忠臣,受人敬重。

  郤正自从到蜀汉宫中任职,与宦官黄皓共事三十余年,不依附权贵,也不得罪他。刘禅投降后迁往洛阳,蜀汉大臣只有郤正和张通舍弃妻儿随行侍从。到达洛阳后,郤正教导刘禅礼仪,规劝乐而不思蜀汉的刘禅,当时的舆论亦称赞郤正。郤正后被赐予关内侯的爵位,泰始年间受任安阳县县令。

  3、郤正受到司马昭儿子司马炎的称赞,影响到司马昭。

  郤正为蜀汉官员尽心尽力。诸葛亮北伐,以郤正为秘书留守成都。姜维二伐中原,遣郤正结好羌人。黄皓乱政时,郤正劝姜维屯田沓中避祸。

  司马炎说“郤正从前在成都,局势动荡却能坚守道义,不违背忠贞的节气,被任用后尽心办理事务,有治理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