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白海豚又称“印太驼海豚”,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海上大熊猫”。目前认为,全球驼海豚属动物共包含4个物种,分别为大西洋驼海豚、印度洋驼海豚、印太驼海豚以及澳大利亚驼海豚,它们广泛分布于东大西洋、印度洋、西太平洋沿岸水域。其中,印太驼海豚因独特的体色变化,以及模式标本首先发现于我国珠江口水域,由此得名“中华白海豚”。

白海豚是什么意思

白海豚是指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及虎鲸的近亲。很多市民及渔民均以为中华白海豚是一种鱼类,其实它们和其他鲸鱼及海豚都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一样恒温,用肺部呼吸、怀胎产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儿。

中国的最早的发现纪录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和海猪。虽然名为“白海豚”,然而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体呈深灰色,年轻的会呈灰色,至于成年的则呈粉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