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分类指的是银行会根据客户资产的内在风险程度将其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五级分类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揭示贷款的真实质量,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的发生概率。
1:正常类
正常类贷款是指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即便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也不会对偿还贷款产生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2:关注类
关注类贷款是指借款人目前虽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可能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会对借款人的偿还能力造成影响。
通常,出现此类贷款的原因多是受到了宏观经济、市场环境、行业变动等情况的影响,又或是存在企业无法正常经营等因素。
3:次级类
出现次级贷款,则说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已经出现明显问题了,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甚至需要通过处置资产或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
如果借款人出现经营亏损、支付困难,并且难以获得补充资金来源,甚至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负数,很大概率会被降级至次级类。
4:可疑类
可疑类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必定会造成一部分损失。
一般来说,如果出现了可疑类分级,多是说明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或是项目处于停滞、半停滞状态甚至是借款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涉及重大案件,会对借款人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重大影响。
5:损失类
损失类贷款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了,或者只能收回极少部分,但其价值也是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