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如下:
1、针对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必须要根据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主体性原则
  在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特殊儿童的主体地位,采用有效的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成长和发展,而成长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觉自主的过程。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助人与自助的过程,“助人”是手段,自助才是目的。在达到自助,必须要特殊儿童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进来,才能达到目标。
3、发展性原则
  教育者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特殊儿童出现的问题,在分析问题和把握本质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辩证的考察。而且在解决问题和预测效果时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
 首先要有发展的观点,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发展为主,预防和矫治为辅。
4、整体性原则
  教育者要运用系统的观点指导教育工作,注重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对儿童心理问题做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片面性,对儿童采取综合措施,而不局限于某种方法和技术。
5、活动性原则
 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儿童作为活动的主体,通过亲历实践活动来促进身心发展。
6、成功性原则
  成功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尽量使儿童产生成功愉悦的体验感,激发他们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