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过程:
“津”,最早见于金文时代,“津”本指江河的渡口。此字在发展使用过程中变化较大。商甲骨文象人持篙撑船的情景。由渡河会意渡口。表示船在水上像鸟一样飞快驶过。此后来逐渐中于楚系简帛、说文、秦系简牍、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津”。
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津的字源演变
津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拼音
jīn
名词
同本义
ferry
津梁
津,水渡也。——《说文》
生物的津液口水
saliva
津沫
津,液也,汁也。——《三苍》
水陆要隘
communicationshub
津通津隘
途径门径
way
津路津涂
涯,岸
津字的演变过程
津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如下图:
津(拼音:jī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西周金文,另有学者认为此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其本义一般认为是渡口,又指渡河。找到渡口,有了船,就可以顺利渡向彼岸,所以“津”又指门路。
又假借指人的体液,引申表示滋润,作动词用,再引申指补贴,对人有所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