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
标点符号(punctuation mark)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逗号、感叹号等。
标点符号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标点符号在1920年的2月2日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诞生。标点符号出现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汉朝发明了句读符号,第二阶段宋朝使用句号和逗号来表示句读。
第三阶段明代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以上三个阶段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