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五体:楷、行、草、隶、篆。
1、楷体
楷体书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是:
唐欧阳询(欧体)
唐颜真卿(颜体)
唐柳公权(柳体)
元赵孟頫(赵体)
2、行书
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3、草书
草书又分:章草、今草。
4、隶书
篆书又分:大篆、小篆
5、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偕
五体六书
中国汉字的五体六书:
五体,一,篆书,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西周时期的金文,战国时期的石鼓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小篆。
二,隶书,通行于东西汉时期的主要书体。
三,行书,产生于汉代,为汉刘德升所创。
四,草书,产生于汉代,史游书章草,汉张芝创今草。
五,楷书,传为三国钟繇所创。
六书,1,象形,2,会意,3,指事,4,转注,5,假借。
五体六书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 象形、 指事、 会意、形声、 转注、 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侧重于“造字”,转注、假借侧重于“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