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 dǐ
【动】
(形声。从手,氐(dǐ)声。本义:挤,推)
1、同本义
抵,挤也。--《说文》
抵,推也。--《广雅》
抵,距也。--《汉书•梁怀王揖传》注
2、抵赖,拒不承认事实〖deny〗
延年抵曰。--《汉书•田延年传》。注:“拒讳也。”
3、抵挡。抵抗,挡住压力。
如:抵配(拼豁出去)抵冒(抗拒冒犯)抵拦(抗拒抵挡)
4、触犯
如:抵牾(矛盾抵触)抵死(冒死,触犯死罪,竭力,坚持)抵犯(触犯)
5、抵偿
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帝纪》
6、诋毁
如:抵诃(诋毁呵斥)
7、抵达
抵九原。--《史记•始皇纪》
抵营室。--《史记•天官书》
抵山谷中。--《汉书•李陵传》
乘虚直抵其城。--《资治通鉴•唐纪》
8、相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9、碰
如:抵足(脚对脚而睡形容很亲近)抵掌(拍击着手掌,表示亲近)
10、支撑
如:用手抵着下巴颏儿抵当(支撑抵押补偿)
11、扔,掷
抵,掷也。--《后汉书•献穆曹后纪》注
12、欺诈
抵,欺也。--《后汉书•刘隆传》注
13、抨击
如:抵隙(抨击缺点)
14、指责
如:抵瑕(指责缺点)抵摘(指责)
抵的文言文意思
①<动>推挤排挤。扬雄《解嘲》:“(范雎)抵穰侯而代之。”
②<动>抵赖否认。《汉书·田延年传》:“延年抵曰:‘本出将军之门,蒙此爵位,无有事是。’”
③<动>相当值。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④<动>抵偿。《五人墓碑记》:“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⑤<动>抗拒。《三国演义》:“曹军不能抵当。”
⑥<动>到到达。《报刘一丈书》:“抵墓则前所受赠金者出。”
⑦<动>抵触触犯。王充《论衡·辨祟》:“抵触县官。”
⑧<动>击攻击。《刘东堂言》:“惟树后生一人抗词与辨,连抵其隙。”
⑨<动>掷扔。《海瑞传》:“帝得疏,大怒,抵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