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汉语汉字,读音为dǔ,本义是马行走缓慢,后延伸至忠实专一、深厚、厚重、加厚等。文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中。“笃”字作动词时,有加厚、增厚的意思作名词时,用作姓氏作形容词时,意为马行迟顿,牢固,坚实,丰厚等作副词时,意为甚、深,经常形容病势沉重。
笃的读音和意思
读音dǔ
马表意,表示马行走稳而缓竹表声,表示马蹄声如竹之音,形旁简化。本义是马行走稳而迟缓,借指忠实、专一。后来又在秦系简牍中发现,最后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笃”。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笃”字基本含义为忠实,一心一意,如笃学、笃信引申含义为厚实,结实,如笃人、笃亮。
笃的读音和意思
读音:dǔ 
笃基础释义
1、忠实一心一意:~厚。~志。情爱甚~。
2、(病势)沉重:危~。病~。
3、很甚:~爱。~好(hào)。
4、姓。
详细释义
〈形〉
(形声。从马,竹声。本义:马行迟顿)
同本义
笃,马行顿迟也。——《说文》
笃癃无家属。——《后汉书·先武纪》。注引《尔雅》曰:“笃,困也。”
又如:笃么(笃笃末末,笃笃寞寞。转来转去,徘徊不前)
忠实,不虚伪
朋友不笃,非孝也。——《吕氏春秋·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