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蠋”,现代汉语规范三级字,普通话读音为zhú,最早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蠋”的基本含义为蝴蝶、蛾等昆虫的幼虫。
引申含义为蠋虫蚀木而成的错杂纹理,如蠋绣。
说文解字注:(蜀)葵中蚕也。葵尔雅释文引作桑。诗曰。蜎蜎者蠋。
蒸在桑野。似作桑爲长。毛传曰。蜎蜎、蠋皃。
蠋、桑虫也。传言虫、许言蚕者、蜀似蚕也。淮南子曰。蚕与蜀相类、而爱僧异也。桑中蠹卽蝤蛴。
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谓勹。象其身蜎蜎。市玉切。三部。
虫字旁加上一个蜀是什么字
虫字旁加上一个蜀字是什么字
注解如下:
zhú[蠋]
毛虫
例如:蠋步甲,属于鞘翅目肉食亚目步甲科。它们的幼虫成虫都为捕食性(肉食性),捕食各种昆虫或软体动物。很少的种类会兼有植食性(不过取食量并不大),但在蠋步甲身上不会发生,属于益虫类。
虫字旁加上一个蜀是什么字
zhú
ㄓㄨˊ
笔顺演示
部首 虫
笔画 19
笔顺 竖、横折、横、竖、横、点、竖、横折、竖、竖、横、撇、横折钩、竖、横折、横、竖、横、点
结构 左右结构
繁简 蠋
五笔 JLQJ
四角 56127
仓颉 LIWLI
异体字 4831,8700,883E,2744F
笔顺编号 2512142522135251214
部外笔画 13
蠋zhú
(名)蝴蝶、蛾子等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