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总体目标与各学段具体目标要保持衔接性,每个学段劳动教育目标的确立要以劳动素养为准绳,体现其阶段性。

小学低年级注重劳动意识的启蒙,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初步认识劳动最光荣,热爱劳动,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学中高年级注重劳动习惯的养成,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初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初中阶段注重增加劳动知识与技能,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与职业意识。

普通高中阶段注重丰富职业体验,熟练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理解劳动的创造价值,养成服务他人与社会的劳动情怀。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大学阶段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累职业经验,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就业能力培养。

劳动教育中大学阶段注重的是

在劳动教育中,大学阶段更多强调学生懂劳动。加强课程建设,教育学生“懂劳动”。

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唯物史观中关于劳动的基本思想和观点为逻辑主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慕课等课程建设,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