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有趣的语言现象,教语文的我答一波。
首先需要说明,“遮阳”和“遮阴”的确意思相同,但其语法结构并不相同。
具言之,“遮阳”是动宾结构,“阳”是“遮”的对象,即宾语“遮阴”(同“遮荫”,古代“阴”“荫”相通)是动补结构,“阴”补充说明“遮”的动作结果,即“遮蔽阳光,使阴(荫)凉”。
“遮阳”和“遮阴”,一对词,形式上互为反义,意义上没有区别,类似的还有很多。然而,这些词有的是由其他类型的语言现象导致,有的是由词本身的语法结构差异或汉语模糊性导致,还有的则是在特定语境中产生。
原创 | 2022-11-19 00:33:50 |浏览:1.6万
这是个有趣的语言现象,教语文的我答一波。
首先需要说明,“遮阳”和“遮阴”的确意思相同,但其语法结构并不相同。
具言之,“遮阳”是动宾结构,“阳”是“遮”的对象,即宾语“遮阴”(同“遮荫”,古代“阴”“荫”相通)是动补结构,“阴”补充说明“遮”的动作结果,即“遮蔽阳光,使阴(荫)凉”。
“遮阳”和“遮阴”,一对词,形式上互为反义,意义上没有区别,类似的还有很多。然而,这些词有的是由其他类型的语言现象导致,有的是由词本身的语法结构差异或汉语模糊性导致,还有的则是在特定语境中产生。
Copyright 2005-2020 www.kxting.com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302265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47085,10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