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史记·谥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青龙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夏侯惇一生多在军旅,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夏侯惇的出生时间
中文名
夏侯惇
出生日期
157年
出生地
豫州 沛国谯县
字号
字元让
逝世日期
220年6月13日
谥号
忠
国籍
中国
主要成就
魏国开国元勋
典故
拔矢啖睛
爵位
高安乡侯
所处时代
东汉
官职
济阴太守、大将军
别名
盲夏侯
民族
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