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裤子通常都没有裤裆,只有两只裤脚管,上端连在一起,用带系在腰间,所以叫做袴。《释名》曰:跨也。两股各跨别也。"袴是内衣,不能外露的,袴的外面一定还要穿裙或深衣。平民劳作时穿短衣,则袴内要系一兜裆布,就像日本大相扑运动员的装束。在宋初的《盘车图》中,还能见到这种穿法。连裆的短裤,叫做裈。裈短如牛鼻,俗称犊鼻裤。
春秋战国时期的裤子是什么样的
古代的裤子是分上下的,从脚到小腿类似于长袜,从上叫“绔”、“袴”,就是两个裤筒,没裤裆,没有腰合,就是依靠腰带系着。古代的隐私就靠下裳(也就是裙子)和敝膝(中间装饰的宽布带)来遮羞。
而且这种类似现在开裆裤的服饰还是起始于违反礼法的行为,有一个成语叫纨绔子弟,讲的就是”绔'(开叉裤)。即便这样,开叉裤都是只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才穿用于御寒。
春秋战国时期的裤子是什么样的
从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献来看,裤子古时写作“绔”与“袴”。汉末刘熙在《释名》中说:“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在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云:“绔,胫衣也。”清朝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写道:“今所谓套绔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
从文献中,我们已经知道古时的裤子实际上与现在的完全不一样,只有两只裤腿,无腰无裆,或者说无腰开裆,穿时只套在膝盖以下的小腿上,所以古人又称之为“胫衣”。由于只有两条裤管,所以,那时的裤子计数与鞋袜相同,都以“双”来计算。古人穿这种裤子,其目的不是为了遮羞,而是保护胫部也就是小腿部,特别是冬季的保暖。目前所见到的最早袴的图形,是在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中发现的铜軏饰上。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裤子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人们却怎么也想象不出来。所以,当荆州博物馆的考古人员1982年从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一条2000多年前的绣花短裤时,便轰动了中国考古界。
这条绣花短裤,裤腿残长90厘米,腰宽70厘米,后腰凹口宽15厘米,腿口宽32厘米,涤带长61厘米。这条短裤,如同现在婴儿穿的开裆裤一样,由腰和腿两部分构成,裤腿作灯笼状,朱红色绢面,下端打有五折,形成小口,腰为灰白绢,前部较为完整,腰后敞开裆形,仅有两条袴腿,裆口不闭合,与当今的套裤比较相近。出土时,这件绵袴是贴身穿的,外面套着一件裙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袴与裙、袍和襦合用,袴贴身穿着,它的上部和裤裆都被衣袍遮住。中国古服饰研究专家、作家沈从文说:“这种一体的开裆裤,才是历史上‘袴’的典型格式。沿用时间也相当长远,我们从几个南宋墓出土的遗物中,仍可以看到相同的例子。以它来解释《史记·赵世家》‘赵氏孤儿’故事的匿儿于有腰的袴中,才有合理的和可能的。这次发现,使我们对两汉以前有关袴的形制,以及历来所作的注释和名称的区别,都得到了一些新鲜明确的知识。”
不仅如此,这条出自马山一号楚墓的凤鸟花卉纹绣棕绢面绵袴,还是东周时期唯一的袴的实物,和迄今为止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一件裤子的实物,被誉为‘天下第一裤子’。”
当时并非没有合裆裤,合裆裤是“胡服”的一种,最早为西域居民的日常服装,便于骑射出行。从开裆裤进化到连裆裤,与当年带钩的推广一样,得益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当时,赵国经常与东胡(今内蒙古南部、热河北部及辽宁一带)、楼烦(今天西北部)两个相邻的民族发生军事冲突。少数民族善骑马矢射,能在崎岖的山谷地带出没,而中原地区的战车缺乏机动性,无法进入山谷地带对敌清剿。
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决定进行军事改革,组建骑兵部队。然而,传统的上衣下裳,怎能骑马赵武灵王参照胡人服饰,将下裳中的开裆裤改成合裆裤。
这种将两裆缝合的满裆裤,古时称为“穷绔”或“绲裆袴”,而满裆的短裤,则被称为犊鼻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