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射日载自《山海经·大荒南经》和《大荒东经》《淮南子·本经训》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这十个太阳住在树上,轮流出现,“一日方至,一日方出”。《楚辞·天问》王逸注引《淮南子》云:“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故事内容:远古的时候,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

原来,帝俊和羲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有时,他们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羿张弓搭箭,向那些太阳射去。

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个个三脚的乌鸦。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

后羿射日是山海经哪一段

先秦文献中,《楚辞·天问》已提到后羿射日的故事:“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今本《山海经》不见后羿射日的故事,但有若干处涉及羿的记载,例如《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

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若从辑录于其他文献的条目看,古本《山海经》中可能也有关于后羿射日的记载。

例如唐人成玄英《庄子·秋水》疏引《山海经》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该九日当为九黎或多个部落方国的代名词。宋代类书《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说明古本《山海经》中有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在后来失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