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明人是美国的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的彼得·曼斯菲尔德。
1985年至今,保罗·劳特布尔担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生物医学核磁共振实验室主任。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共同获得200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4年到英国诺丁汉大学物理系担任讲师,彼得·曼斯菲尔德进一步发展了有关在稳定磁场中使用附加的梯度磁场的理论,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从理论到应用奠定了基础
磁共振谁发明
雷蒙德·达马迪安(Raymond Damadian),美国物理学家、商人,发明了第一台磁共振扫描仪。
在美国物理学家伊西多·艾萨克·拉比(Isidor Isaac Rabi)发现原子核在磁场中会沿磁场方向呈有序排列,且自旋方向在施加无线电波后会发生翻转后。20世纪60年代,还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生的雷蒙德·达马迪安(Raymond Damadian), 开始思考将这一技术运用在生物组织的判别上。
磁共振谁发明
1930年代,物理学家伊西多·拉比发现在磁场中的原子核会沿磁场方向呈正向或反向有序平行排列,而施加无线电波之后,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发生翻转。这是人类关于原子核与磁场以及外加射频场相互作用的最早认识。由于这项研究,拉比于194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