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意孤行。
详细解释:
拼音:
yī yì gū xíng
解释: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语法:
一意孤行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但迫于臣民清议,尚不敢公然一意孤行,与虏订城下之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近义词:
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死心塌地、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独行其是、独断独行
反义词:
博采众长、虚怀若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言听计从、迷途知返、顺风转舵、从善如流、回心转意
不听话的古文
无思不服从,唐业如山崇。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唐铙歌鼓吹曲·东蛮》
东蛮有谢氏,冠带理海中。
自言我异世,虽圣莫能通。
王卒如飞翰,鹏骞骇群龙。
轰然自天坠,乃信神武功。
系虏君臣人,累累来自东。
无思不服从,唐业如山崇。
百辟拜稽首,咸愿图形容。
如周王会书,永永传无穷。
睢盱万状乖,咿嗢九译重。
广轮抚四海,浩浩如皇风。
歌诗铙鼓间,以壮我元戎。
不听话的古文
朗陵莫讶来何晚,不忍听君话别杯 《游山南寺二首》
唐·殷尧藩 不欲听人话世间 《己酉作》
宋·释行海 不听渔樵闲话 《贺新郎·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