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后改为《子夜》,我的理解如下:

作品所反映的年代正是旧中国最黑暗的一段时期,子夜,指深夜11点到凌晨1点最黑暗的时刻。用“夕阳”只能暗喻社会的堕落,用“子夜”更能恰如其分地比喻社会的至暗时刻。当然,作者可能还有其他的考量,但这应该是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