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OT缸(纯鱼缸)
FOT是只饲养鱼类和部分甲壳类、软体类生物的鱼缸。依靠强大的过滤系统和硝化系统即可维持稳定,这一点和淡水龙鱼缸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时FOT鱼缸也可以饲养一些以珊瑚为食,会危害珊瑚的鱼类,例如神仙和一部分吊类。
不过对于大部分想要下海的玩家来说,珊瑚的吸引力远远大于鱼类,所以他们并不满足于只饲养FOT,更多的会选择下面的这两种鱼缸。
二、主SPS缸(硬骨珊瑚缸)
SPS主要是小水螅体的硬珊瑚,大多饲养难度较高,对于水质变化及其敏感,需要一定的养护经验才能饲养得比较好。我早期在新缸尝试饲养的几棵小SPS都在一夜之间全部嗝屁,变成了收藏柜里的皑皑白骨。因此,我在这里强烈建议:新手朋友们第一次“下海”不要直接上来就玩硬骨珊瑚缸。
三、主LPS缸(软体珊瑚缸)
LPS其实已经包含了你在市场上常见的无骨的珊瑚和很大一部分有硬骨骼,这些属于看起来就很飘逸的大水螅体珊瑚。简单来说,目前市面上最能吸引人们眼球的,大部分都是这类软体珊瑚让人有“下海”欲望的,也很大程度因为这类软体珊瑚。
软体珊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针叶类珊瑚、菇类、脑类、皮革类和纽扣类珊瑚,它们大多饲养容易,且很多品种只要环境合适就会分裂繁殖,十分适合新手饲养。
所以,我强烈推荐“下海”玩海缸的新手朋友从LPS开始,但,首先你得有一套合适的设备。
玩海缸,你需要些什么设备
第一、你需要一个鱼缸,鱼缸大小决定了水体大小。
海水缸和淡水鱼缸一样,我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更大一些的底滤鱼缸,更大的水体将有更完整、稳定的生态体系。一个45方的微缸和一个90方的缸的抗风险能力截然不同,这就像在一碗水里倒上墨水很快就会浑浊,而倒入大海几乎毫无影响是一个道理。
第二、活石是海缸的基础,是造景的核心。
玩软体珊瑚海缸,活石必不可少。所谓活石,就是海底珊瑚死去的珊瑚骨或是其他生物骨骼、砂石堆积形成的有孔隙、轻质的石块。
活石既是海缸造景的基础,也是海缸系统的核心,原因在于活石多孔隙的地方住着一些海洋小生物和硝化细菌,而内部的低氧区则有厌氧的反硝化细菌。这些生物形成了完整的硝化——反硝化系统循环,所以新鲜优质的活石将会为你的水族箱打下更好的基础。
第三、玩海缸,离开蛋分你就没法玩。
蛋白分离器,简称蛋分。很多人喜欢把它比作海水缸的心脏,其实按照我的理解,它更像肾脏,帮助排出系统中难以被分解排出的污染物,在其完全进入生态循环之前就分离出来。
原则上一个海水水族箱的蛋分功率越大越好,但也切记它只是生态里的一环,一个好的蛋分能够提高鱼缸的抗风险能力,却也不是万能良药。
第四、海缸也要光照,一款合适的灯至关重要。
玩海缸,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设备就是灯具。大部分珊瑚获取营养的主要方式来自于共生藻的光合作用,所以一盏合适的灯具至关重要。和水草灯不同,海水水族箱需要多种色系的混合光来保证珊瑚的光合作用,这要我就不展开说,因为展开来又是一门大学问。
通常情况下,我建议购买预算范围内选择最好的灯具,这点千万不能省。当你像我一样丢掉的垃圾灯加起来比现在使用的这个还要贵,你会悔不当初的,新手往往贪图便宜,结果却是得不偿失。
第五、玩海缸的温度要保障,不能忽视。
玩海缸同样要有温控系统,这包括加热棒、冷水系统。大部分珊瑚对于温度的耐受范围在23-28摄氏度之间,超过这个范围轻则珊瑚的状态下降,重则直接死亡。
虽然我在四季如春的昆明,但是也曾经遇到过夏天出门忘开冷水机,晚上回家之后缸里一片浑浊,即使进行了大换水,第二天珊瑚也死亡了近80%,侥幸存活的也奄奄一息,反倒是鱼好像没啥事儿....
所以,玩海水缸,不该省的不要省!买一根靠谱的加热棒和一台冷水机吧。
第六、海缸的造浪装置,有总比没有好。
造浪装置被一些玩海缸的朋友忽略,虽说造浪的功能可以多种方法实现,不过有个单独的造浪泵总是好的。除了一些较小的海水水族箱可以通过出水口鸭嘴代替造浪的功能,大部分情况下,我觉得专门配备一个造浪装置来模拟自然的浪花,这样更合适也更稳妥。
造浪产生的水流会带走珊瑚的排泄物、残渣并为它们带来食物。同时水流对于打散鱼类排泄物促进其进入硝化系统的循环也有很大帮助。因此,海缸的造浪装置还是有些作用的,配一个还是有必要的。
玩海缸,你该怎么玩
想要玩好海水缸,你需要准备一个系统,一个完整的系统!
对,不是危言耸听,海水水族箱的本质其实是一个微型的海洋生态系统,所有的设备和生物都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环。
现在主流的海缸系统是柏林系统,这种系统的本质是依靠海洋活石带来的菌群和小生物分解鱼缸中的营养盐,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系统排出污染物质达到稳定生态的作用。
具体运作原理就不展开细说,总的来说这是更贴近于模拟自然环境的运作模式,设备只是为了模拟大自然对于海洋生态的一部分作用,帮助净化、排出生态里无用的污染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