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普通话读音为gǔ、yù,最开始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谷”的基本含义为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如山谷引申含义为形容处境非常困难,如进退维谷。
在日常使用中,“谷”字多用作未脱壳的水稻的子实,如稻谷。
谷的读音
谷 [gǔ]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水形而不全,表示刚从山中出洞而尚未成流的泉脉下面象谷口。“谷”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
同本义
水注谿曰谷。——《尔雅·释水》
无障谷。——《公羊传·僖公三年》
川谷径复。——《楚辞·招魂》
含谿怀谷。——《文选·左思·蜀都赋》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向斜谷裂谷山谷河谷峡谷幽谷谷口(两山之间的入口)谷水(山谷的水)
两山之间的水流
泉出通川为谷。——《说文》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 济。—— 清· 姚鼐《惜抱轩全集》卷十四
又如:谷饮(汲谷水而饮)谷泉(山谷间所出的泉水)
泛指水流
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墨子》
水流会聚的地方 。
如:谷王(江海的别名。以其能容百谷之水,故称)
井中容水之处 。
如:谷鲋(指井中蛤蟆)
中医学名词 。
如:谷谿(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为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谷道(指直肠到肛门的一部分肛门)
古代道家用语 。
如:谷牝(犹谷神)
通“穀。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
如:谷董羹(一种杂煮的饮食)五谷(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百谷(粮食的总称)
通“鞫”。困穷 。引申为困境
人亦有言,进退维谷。——《诗·大雅·桑柔》
又如:进退维谷(形容处境非常困难)
姓。
如:谷那(复姓)
谷的读音
谷,gǔ,从水半见,出於口。泉出通川为谷,两山闲流水之道也。谷,从禾从壳(壳,坚硬的外皮包裹)。谷,必有稃甲,百谷之总名,粮食作物的总称。如五谷有:麻,黍,稷,麦,豆。"谷"在汉字中是一个单字,具有一词多义,大致可理解为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本字发音为拼音ɡǔ,又发音lù 以及yù,所以它是一个多音字,稻谷的谷、山谷的谷,本来是两个字,《简化字总表》将这2个字合并。'"谷"共7笔画。另外"谷"也可作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