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一个小。

乡里,在汉语里经常联用,词义无太大区别,表示乡民聚居的最基层单位,后来引申为家乡的意思。

乡与里的区别体现在作为行政区划上。唐、宋迄今,乡做为县级以下的基层行政单位,下辖若干自然村。《旧唐书.食货志上》:“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里作为古代户籍管理的一级组织,其制不一,《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也就是二十五家为一里。而《明史.食货志二》:“迨造黄册成,认一百十户为一里,里分十甲曰里甲。”也就是一百一十家为一里。

乡与里的区别

乡 [xiāng]1.农村。与“城”相对:上山下~。城~交流。

2、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故~。

3、本地的:~土。

4、行政区划单位。在县之下。

5、古又同“向往”的“向(xiàng)”。

里[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里[ li ]

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箱子~。话~有话。

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