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筷子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据史料记载,有关筷子的记述最早出现在日本的《古事记》中,此后常在日本的各色神话传说及一些重大的礼仪活动中出现。日本至今仍称筷子为箸。
2、以箸进食,是我国古代很早发生的现象,而箸的出现,则当属盅古代物质文明长期发展的独特成果,中国是箸文化的故乡和原生地,中国箸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箸不仅持续发挥饮食功能,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在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宗教、礼仪等活动中无处不在,它在世界上所有进食具中独树一帜,别具风采,实为华夏民族进食技能上的一大特色,它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智慧与文明。
3、日本的筷子是相当短,而且筷子尖非常的锋利。他们使用的是木筷子。日本人在吃饭的时候喜欢用筷子夹碗,所以他们不需要长筷子。
日本人经常吃鱼,用筷子的时候没必要用很大力气,所以筷子尖很锋利。并且木筷子很结实,能够满足日本人的需求。
日本筷子的起源
众所周知,日本和中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和筷子文化圈。
日本把筷子从中国引入后,在自己的饮食生活中得到普及和发展,并产生了独特的筷子文化。
在日语中,筷子称为箸。
根据史书记载,日本首次正式使用筷子是在隋朝裴世清使团访问时的日本宫廷宴会上。
圣德太子听了遣随使者——小野妹子对隋朝宫廷宴会的描述,决定用中国礼仪对待中国使团,箸食制度由此引入日本。
随着中日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到了奈良时代(710-784),随着唐风盛行,筷子进入日本的普通家庭中,唐箸在日本人的饮食生活中得到普及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