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码调整

代码调整是一种局部的思维方式基本上不触及算法层级它面向的是代码,而不是问题

所以:语句调整,用汇编重写、指令调整、换一种语言实现、换一个编译器、循环展开、参数传递优化等都属于这一级

这个级别的优化需要掌握大量的小的优化技巧和知识,需要不断的积累

简单的语句调整,公共表达式提取、废代码删除等当前的很多编译器也能做到了,但也需要了解一些编译器的优化能力使自己的代码配合编译器做好优化

用汇编重写并不是简单把高级语言改写为汇编实现,那样写的汇编很可能没有当今的编译器产生的代码好,所以如果决定用汇编实现,那就应该按照汇编的角度来规划自己的实现,适当的参考编译器生成的汇编码也是可取的(特别是新手,我也一样)在某些领域,使用CPU的新特性和新的指令集等将产生巨大的性能收益,这些地方经常采用汇编来实现。

2、新的视角

新的视角强调的重点是针对问题的算法即选择和构造适合于问题的算法(冒泡排序还是快排的选择问题是这一级早就应该完成的)很多经典算法都对问题作了一些假设(包括我们当前已经完成的算法实现),而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新的视角”提示我们应该重新检视这些假设,并尝试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寻求适合于问题的新算法

发掘问题的本来意义,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面对的问题,使用适合于问题的的算法 尝试打破一些规则,发掘和怀疑自己的某些假定,恢复问题的本来面目

3、表驱动状态机

将问题抽象为另一种等价的数学模型或假想机器模型,比如构造出某种表驱动状态机这一级其实是第二级的延伸,只是产生的效果更加明显,但它有其本身的特点(任何算法和优化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他的投影)这一级一般可以产生无与伦比的快速程序

要达到这一级需要大量修炼的并且思考时必须放弃很多已有的概念或者这些概念不再重要,比如:变量、指针、空间、函数、对象等,剩下的只应该是那个表驱动状态机 我想把这种境界描述为:空寂中,一些输入驱动着一个带有状态的机器按设定好的最短路线运转着除此之外have nothing 既:把解决一个问题的算法看作一个机器,它有一些可变的状态、有一些记忆、有一些按状态运行的规则,然后一些输入驱动这个机器运转这就是第三级要求的思考优化问题的切入点,也就是寻找一部机器,使它运行经过的路径最短(可能是速度也可能是空间等等)

优化程序的特点

程序优化是指对解决同一问题的几个不同的程序,进行比较、修改、调整或重新编写程序,把一般程序变换为语句最少、占用内存量少、处理速度最快、外部设备分时使用效率最高的最优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