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方言
旧时,人们把没有正式的固定的职业以干杂活儿为生叫“打八叉”。“打八叉”也作“打八岔”,这个词儿在北方各地很流行,在唐山人的口语交际中应用非常普遍。
关于“打八叉”,有这样一种说法:一条扁担挑俩筐,两端各拴着四根绳子系在筐上。挑担行走,前后共系着八根绳子,故称“八叉”。“打八叉”如同北京土话里说的“挑八根绳的”。“挑八根绳的”,是旧时对挑夫的蔑称,比喻一个人没有正经活儿干,什么杂活儿都干。过去,老百姓一般没什么正当职业,为了养家糊口,只要有活儿那时没有挑剔的。例如,一些小商贩,桃儿下来了就卖桃儿,苹果下来了就卖苹果,白菜出了就卖白菜。到了冬闲,实在没什么可卖,勒把笤帚扎把炊帚,也要到集市上吆喝吆喝。这就叫“打八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