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其乐,意指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出自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他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不改其乐的道理

不改其乐一词出自论语一十二章,意思是,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是孔子赞美颜回虽贫苦却依旧不改美好的品德,告诉我们应该有朴素,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我们要以颜回为榜样,热爱学习。

不改其乐的道理

东晋的戴逵从小聪慧过人,对绘画和雕塑很有造诣。

有一次,会稽灵宝寺请戴逵刻一尊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佛像。佛像刻成了,围观者都称妙,可戴逵左看右看,总是不满意。怕别人不好意思提意见,戴逵就躲到屏风之后,听取参观者的评论、意见,然后进行修改,这样反复多次,三年后才完成。由于戴逵在佛像中溶入了中国人的形像,晋朝的佛像艺术自此别开生面。

戴逵淡泊名利,一生隐居不愿出来为官,而他哥哥则想着建立领兵拒敌的功业。太傅谢安对他哥哥说:“你们兄弟俩人的志向和事业为什么相差那么远呢”他哥哥说:“因为我忍受不了那份清苦,而家弟也改变不了他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