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近字有,铪、饸、跲、垥、蛤…
1、“给”,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gěi、jǐ,最早见于秦系简牍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给”的基本含义为交付,送与,如给以、给予引申含义为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如给他一顿批评[1]。
2、在日常使用中,“给”也常做形容词,表示充裕,如给富[1]。
3、基本信息
中文名:给
释义:交付,送与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被,表示遭受替,为把,将供应富裕,充足敏捷。
部首笔画:3笔。
仓颉码:vmomr。
4、字源演变
“给”,初见于秦系简牍时代,会意字。从糸,表示供应相续不断从合,表示供给的与需求的宜相合。給简化为给。本义是供给。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给”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